Temu的无尽扩张
站在2022年的节点上,没有人会预想到Temu竟能爆发出如此惊人的增速。
2022年9月,拼多多旗下跨境电商Temu在北美上线,并为自己设下一个周年目标:在2023年9月前,至少有一天的北美单日GMV超过SHEIN。
这一目标曾被认为颇为激进,彼时SHEIN估值一度冲破千亿美金,是全球最火的快时尚服装网站,美国用户数超过快时尚祖师爷H&M和Zara。
但事实证明,Temu显然低估了自己的能量——根据彭博的一项分析,美国人今年5月在Temu的消费支出,已经高出了SHEIN近20%[1]。
SHEIN从上线到今天,耕耘北美十年造就的销售额护城河,被Temu在数月间荡然抹平。
01极致低价发动机
Temu能够在电商成熟的海外市场撕开一道口子,很大程度归功于Temu全托管模式造就的极致低价。
区别于往日卖家需要自行组建团队,以完成营销、物流、售后等诸多环节;在Temu的全托管模式下,国内卖家只需要把商品提供给平台,平台会完成后续几乎所有环节的运营工作。
这种模式解决了跨境电商以往会遇到的很多问题:
对于卖家而言,全托管模式降低了跨境电商的门槛,更重要的是运营店铺的人力成本。
对于平台而言,从卖家手中接管运营,规避了跨境的空包、假货问题。还可以整合不同商品包裹,大幅降低了物流成本。
伴随这个过程的持续,中间商存在的意义几乎没有了,由直接贯通供应商和消费者。对平台来说,他们获得了关键的商品定价权。
有了定价权作为筹码,Temu就可以上线比价系统,每周举行一次商品竞价。同款商品价低者胜出,可以获得更多流量倾斜;而竞价失败的商品,则会被平台限制备货与上新,简单粗暴。
通过这一套复杂的系统,Temu打造了一个经济学范畴中几乎完全竞争的市场——让价格成为几乎唯一的决定性因素,高价格商品慢慢被淘汰,低价商品不断走上台前。
面对Temu几近“骨折”的低价,被神秘力量吓傻的亚马逊在6月将Temu移出了自己的比价系统,理由则是“该网站不符合其标准”[4]。
商品的超低价,最终使Temu天然自带更高的转化率,随即转化为了蹭蹭上涨的GMV。今年第三季度,Temu销售额突破50亿美元。按照中金的预测,伴随“黑五”和圣诞节的到来,Temu全年的销售额甚至能够达到180亿美元[5]。
Temu销售额一路飙涨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它扩张选取的早期市场,几乎都是拥有更高客单价的欧美和英语国家。
02水到渠成的扩张
Temu下场东南亚,被认为是各大电商内卷全托管背景下,不得不做出的主动防御。
进入2023年,东南亚电商Lazada和Shopee先后跟进全托管业务。在Lazada全托管业务招商会上,一度出现卖家人数过多、椅子不够坐的盛况[6]。在流量稀缺的当下,商家自然希望覆盖更广阔的市场、拥有更充分的流量。
因此Temu的继续扩张,也是平台挽留优质卖家的必须之举。
在Temu对极致低价的追逐下,能够有供应商积极响应,是因为渴求流量的供应商们认为Temu未来依然有利可图:在Temu一店卖全球的模式下,只要定价上的损失能够持续被规模的增长覆盖,那么就始终能挤出利润空间。
简单来说,就是作为平台的Temu需要保证规模带来的增长始终跑赢定价带来的损失,因此为了留住卖家,Temu在全球范围的扩张势在必行。
而且,今时不同往日的是,东南亚的电商环境其实也正日渐成熟。
首先,过去困扰东南亚电商的高昂货运成本,如今正在大幅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的落地生效。
跨境电商在海外的货运成本包括:报关费、海/空运费、清关费以及拆派费。其中,占据主要成本的是海/空运费。
简单来说,在过去中国-东盟贸易不平衡的背景下,发货人的箱子往往是满着出去,空着回来。运会空箱的运费就成了纯成本,运费长期高企。
《集装箱改变世界》一书就记录过类似案例:1988年,从加勒比海诸岛运回美国的集装箱有将近3/4空箱,这导致从美国向那些岛屿输送食品和消费品的费用要高得多。
RCEP生效后,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进出口总量在提升,更关键的是落差也在缩小。以2021年为例,中国自东盟30.8%的进口增长率,就反超了28.1%的出口增长率[8]。
贸易量增加,提高了货运频次;而进出口差距缩小,使得来往货船/货机减少了空载率,最终降低了运费。
根据DNY123东南亚卖家导航的创始人Musk的观察,“19年国内去菲律宾空运75元/kg,现在只需38元/kg”,数年间空运价格几乎降低了一半。
尾声
在这一轮大周期中,跨境电商几乎是少数仍在快速增长的行业。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15万亿大关,在上一年的大基数上依旧增长超过10%。各大跨境平台的GMV也屡创新高。
在中国电商不断侵蚀海外市场份额的今天,从华南城、义乌商贸城任意拉出一位跨境电商从业者,都能如数家珍中国电商出海成功的原因:例如资本闪电战、算法推荐商品流、砍一刀式拉新等等。
但显然,关键依然在于商品足够的低价。
这样的低价既来自于中国超大工业体系带来的规模效应,同样也源于平台不断利用规则,降低跨境交易成本,让供应链锤炼出更为低廉的商品。
事实证明,全世界的月亮都一样圆,大家都喜欢便宜的东西。
参考资料
[1] A Once-Obscure Chinese Startup Overtakes Shein In US,Bloomberg
[2] 经济下行,利好拼多多,海豚投研
[3] Temu东南亚站一上线就出10万+爆品,蓝海亿观
[4] Price war: Amazon excludes rival Temu from competitive price checks,REUTERS
[5] 拼多多旗下Temu单季度GMV猛增至50亿美金,36氪
[6] 新战局开启,跨境电商“全托管”大军又添一猛将,亿邦动力
[7] 集装箱改变世界,马克·莱文森
[8] 东盟保持我国第一大货物贸易伙伴,中国驻东盟使团
[9] Temu杀入东南亚,有人欢喜有人愁,7点5度
[10] 巴西税改35天,拉美跨境电商蓝海变成硬骨头,界面新闻
[11] Temu“周岁”落地东南亚,扬帆出海
[12] 通胀导致美国居民真实收入连续第三年下跌,财富
[13] 履单 : 无所不有与一无所有,亚力克·麦吉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