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哪些教训惨痛的商业故事?
东方甄选的大跃进,最终可能会付出惨痛的代价,董宇辉也无能为力!
短短的一年时间,东方甄选因董宇辉而爆火,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不但很快就自建APP,还跨平台搞直播,阵仗是越高越大,不过看家本事却丢了。
东方甄选的火是因为内容电商,或者说是因为老师转型,多了一份知识分享而已,不是因为商品便宜,而是因为粉丝听了知识,愿意支持主播而已。
火了之后董宇辉短短个把月就有了千万粉丝,要知道官方大号也只有3000多万粉丝,加上董宇辉的超高人气,可以说能占到半壁江山,实际上从董宇辉的销售额也能看出来,他能占到总销售额的一半左右。
俞敏洪是个成功的企业家,也是个商人,当然每个人都是贪婪的,俞敏洪也逃不过,公司高层也逃不过,所以才有高管套现,才有俞敏洪争当一哥。
唯独到现在还在坚持一些知识分享的董宇辉,却显得格格不入,既没高职位也没亿万身家,这也罢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但是撑起销售额的可是粉丝呢,近半数是董宇辉的粉丝呢,却也遭遇各种打压,甚至一言不合就是黑粉待遇,这简直像是在自掘坟墓。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粉丝是很重要的角色,尤其是董宇辉的粉丝,是有一个比较精确的粉丝画像的,也有情感和判断能力的。
只火了一年,估计是利润太可观了,公司就耐不住了,不但自建APP开始试图引流,还开拓了其他平台直播,这个从商业布局上看都是挺正常的,只是本来5年要干的事,却想短时间自立门户,这就有点太急功近利了。
如果只是趁机从股市上捞一把,那就太短视了,更多的像是怕失去董宇辉,所以才着急忙慌的想洗董宇辉的粉丝,把公域流量变成私域流量。
前面我们也说了,火是因为内容电商,内容电商本来就是去中心化的,是从中心化电商进化来的,这自建APP又倒退回中心化了,而且这个是无法速成的,没有护城河,没有10年8年的努力,怎么可能呢?
俞敏洪做培训很成功,但是做电商显然还是缺乏经验,电商拼的是服务,结果现在根基未稳就开始瞎搞,自营品做了半拉子,估计贴牌也不容易搞,没有善待董宇辉,粉丝也开始分化。
靠着自己几十年积攒的人脉,俞敏洪肯定能搞点动静出来,不过从现在情况来看,未来有点悬了,如果这样发展下去,估计连一处能抗能打的根据地都没了。
商业布局的招数都是挺对的,批量培养主播、去董宇辉化、建APP、洗粉丝、开拓新平台直播等等,只是太着急了,就像一个小学生想两年内大学毕业,那除非真的是天才。
现在东方甄选跟交个朋友模式差不多了,除了激励机制不一样,业绩也差不多,如今交个朋友的市值只有20亿,东方甄选400亿,凭啥呢?
如果是凭借铁粉,那对不起,铁粉是董宇辉的,跟公司无关。如今很多粉丝只关心一件事,那就是董宇辉的合同还剩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