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印业中的“沙县小吃”!闯荡全国的新化人如何回乡再创业?

小发发 by:小发发 分类:创业故事 时间:2023/11/03 阅读:30 评论:0

等待再制造的复印机。东南网记者陈川 摄

东南网10月30日讯(本网记者 陈川) 我们身边的复印店都是什么人在经营?29日,本网记者在湖南娄底采访发现,该市的新化县有个洋溪镇,9.1万的人口中有5.3万人从事文印产业,将门店开遍全国600多个市1500多个县,占据了国内70%的市场份额。整个新化从事文印产业的人数更是超过了20万。红网有位记者给本网记者打了个形象的比方,“就像你们福建的沙县小吃。”而近三年来,在湖南省建设“特色工业小镇”的政策激励下,一批在外打拼的新化人开始返乡,在文印小镇上开启新的创业征程。

闯荡大江南北的新化文印人

新化县地处湘中偏西、雪峰山东南麓,山多田少,人均耕地面积不到1亩,其中水田仅0.5亩。较为艰难的生存环境,却激发了当地人民的闯劲。早在改革开放之前,新化洋溪镇的第一代文印人就在外流动维修打印机,开创了新化打字复印业务的先河。“一帮十、十帮百”,老乡抱团奔赴大江南北。

在从事文印业的过程中,有新化人发现,在发达国家,复印机是用来租的,崭新的设备过了两三年就淘汰废弃。不断有日本的旧复印机被作为垃圾,通过香港进入内地。掌握维修技术的新化人感到可惜,就把它们回收再制造。“这种再制造的机器,售价可以只有原装新机的十分之一。性价比的优势还是非常明显的。”新化县文印产业办主任邹小雄向本网介绍。

久而久之,“文印设备再制造”居然成为了当地的一个标志性产业,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进程中成为一面旗帜。目前,新化洋溪镇60%的家庭都会组装或维修二手的复印、打印机。“就这么一家小企业,再制造的年产值可以达到5000万到6000万。”邹小雄指着小镇上的一个店面说。

经过50余年发展,新化文印形成了从打字复印、绘图晒图、文印设备回收与再制造、耗材制造与经营的完整产业链,年产值约1000亿元。现在,勤劳的新化人不仅在国内创业,还借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把文印再制造的工厂开往了远在非洲的加纳。

航拍新化文印小镇现状。红网陈杰 摄

具有自主专利的切纸机。东南网记者陈川 摄

回到家乡共建文印小镇

新化文印业约1000亿元的年产值,多是在外地创造的。而从2017年起,新化县开始动员在外经商人员返乡创业,并规划了文印产业园区,计划未来在当地就实现年产值1000亿元。

位于洋溪镇高铁新城的文印产业园区,正是“文印小镇”的雏形。

从新化高铁南站下车,在广场一侧,“中国文印小镇”的牌匾格外醒目。随着2014年沪昆高铁线新化南站正式通车,开启了新化的高铁时代。搭乘着沪昆高铁,这里实现了30分钟到达娄底、怀化,1小时到达长沙,4小时到达广州。这大大缩短了新化与周边城市的时间距离。

目前,小镇内已经集聚了数十家文印器材、耗材店,这些门店的老板大都有着相似的从业经历:年轻时到外地打拼,在文印行业小有斩获,然后返回家乡进行二次创业

邹小雄介绍,通过政策扶持,原先在广州花都文印市场的87家复印机再制造企业,现在整体迁回新化并落户园区。加上自发迁回的23家,全县已有110家复印机再制造企业回乡发展。

其中不乏一些企业,从“再制造”发展到拥有了自家专利。广州市澳博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它生产的印后设备,包括胶装机、切纸机,都是自主研发的,总共拥有30多项专利。“像切纸机上的这种感应器,能够防止切到手。”总经理邹干丁说,“还采用了类似空调的变频技术,不仅安静,减少了噪声;而且节能,耗电量只有普通产品的四分之一;还耐用,可以做到十年不坏。”

个性化打印可应用在多种介质上。东南网记者陈川 摄

从“文印”到“文创”

看似简单的文印市场,产品和设备的更新迭代速度却出奇的快,稍不注意,就可能被市场淘汰。以往新化文印的市场主体,很大程度上处于小散弱的状况。产业要做大做强,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

2017年,新化县与太平洋证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注册成立新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打造连锁品牌的文印旗舰。

目前,新印科技已在园区投产了复印机碳粉等耗材加工厂、二手复印机再制造工厂,建立了上海、广州、长沙、贵阳四大区域生产运营中心,形成了“新化基地+全国连锁”的全新经营模式,营业收入2017年实现500万元,2018年实现5500万元,2019年可达5.5亿元,实现“三年三大步”的跨越。

新印科技并不满足于传统的复印机再造和耗材配件,而是将目光瞄准了文创。

“文印市场很小,文创市场充满无限想象力。”董事长罗国雄说。

如今的打印,早已不局限于纸张上。在“无纸化办公”冲击下,新化的文印产业却蒸蒸日上,与打印介质扩展到多种物品不无关系。小到手机壳、抱枕、鼠标垫,大到背景墙、大型字画,都可以用热转印技术满足个性化打印需求。

能够把自己和情侣的合照打印成一张拼图,能够在家里挂上自己设计的打印画……这无疑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在新印科技的产业版图中,个性化印刷也成为其战略构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比如徐悲鸿的国画,充满了传统艺术之美,但是价值连城,一般百姓很难接触到。而我们可以用宣纸把它打印出来。”罗国雄介绍道。本网记者现场观察,它跟毛笔绘画作品几乎一模一样,很难看出是打印的。“我们跟原作一样采用宣纸,而且打印精度高,才有这样的效果。”

数十年间,新化文印从最初分散的个体经营发展成为当地支柱产业,经历了走出新化县、走向全国再回归新化的产业路径。

从销售到制作领域全面发力,“互联网+文印”“文印+X”等新模式不断出现,一代又一代文印人,用创新精神将“新化文印”这张名片擦得更加明亮。

分享到: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https://www.888cps.com/gushi/362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