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小伙义乌网络创业的故事
90后小伙创业,全球速卖通日销千单
说起90后,不少人第一反应往往是“不靠谱”、“吃不了苦”……不过,今天80后励志网要讲述的是一位奋斗在义乌90后创业者的销售励志故事,他不仅靠谱,而且吃苦耐劳;虽然经历过短暂的迷茫,但找到人生方向以后,白手起家,通过速卖通创业,短短两个月就日销售单破百,如今更是稳定在日销售单上千。
毕业后的迷茫,尝遍生活苦水
他叫黄东,2013年毕业于南昌东华理工大学。刚毕业的他十分迷茫,因为向往大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于是只身一人去了上海。做过地推,做过电销,也做过保险……一路走来,生活*苦不说,对于自己的未来也找不到任何的方向。
黄东说,在上海时,他在太平洋保险做车险客服工作做得最久。当时为了每个月能多拿几百块*,他主动申请晚班(晚班时间是晚上10点到早上10点),日夜颠倒的生活了半年后,黄东感觉身体吃不消了,急需调整状态的他开始考虑换个环境,重新出发。
这时,他一个在天猫开家居店铺的朋友听说了他的处境,于是建议他去小商品聚集地义乌寻找发展,并介绍了一个后来带给他信心和未来的平台——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
在对的时间,遇上并把握了机会
在义乌,黄东的朋友带他去认识一个正在做速卖通的卖家。那卖家仅中专毕业,英文也很一般,但看着他处理一张张英文订单,黄东惊奇不已:一个英文不好的人怎么能和外国人做生意做得有模有样的?从那以后,速卖通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黄东开始通过网上搜索了解、学习平台知识。甚至还选择进入当地一家小公司工作实习,专门负责上架产品,一周后,知道自己上传的产品出单了,他喜出望外,觉得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不过,3个月后,黄东就离开了这家公司决定自己创业。黄东说,当时他连存款都没有,是曾经认识的几个忘年交朋友,给他凑了近10万的启动资金。
第一次创业,黄东以自己的眼光,结合义乌的优势,选择经营配饰店。2014年6月开店,短短两个月,日订单就破百了。2014年10月,他已经开始组建自己的团队,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不同于他之前待过的公司,关于如何运营他毫无保留。“对于公司来说,成长阶段总会有些人是来学习的。但只要他在公司做事,就能给公司带来价值。”
这个新手卖家,凭借自己的热情将公司管理得井井有条。目前他的团队有15人,几乎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也都是他亲自培训的。从2015年到现在,仅有一个人离职,员工忠诚度很高。
运营中遭遇问题解决问题迅速获得成长
做速卖通不像在国内做淘宝,知识产权保护就给了他一次深刻的教训。2015年4月,他销售的泳衣因侵权“维多利亚的秘密”而被扣了24分。他们这才意识到采购上还需要做更多的功课。当时黄东运营了四个店铺,这个受影响的账号是其中运营的比较好的,因而受到不小的创伤。
经过这次教训,黄东开始学习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包括商标注册。他说,对于新手卖家,商标注册费用并不多,只是需时间而已。卖家可以通过可靠的第三方公司帮助注册,因为他们资源多,处理更便捷。他建议,有些卖家若来不及注册,可以先找采购商索要已有的商标过渡,等自己申请商标下来了再做替换。
日单一千单以上对未来更有信心
创业后,他店铺的产品和他的信心一样,都在不断增长。2014年的时候,速卖通上还没有品类的严格限制,出于提高流量的目的,他曾盲目增加品类。伴随着平台的发展,他逐步意识到专注的重要*,于是转而将店铺定位调整为“小而美”。目前他主营的箱包,家居,配饰等产品都遵循着这一路线。
如今,黄东的店铺日均单量1000单左右。由于处于淡季和加上平台的升级改革影响,最近的订单量有一定的下滑。不过他表示,“我正在等待更好的机会,我所关注不是单量的多少,而是如何创立品牌,如何提升利润。”言语间可以看出他对未来的野心和期待。
黄东表示,自己曾一度因为一些人生挫折,失去信心,深陷迷茫。直到在速卖通上开店创业,才一步步开展起了自己的事业,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创业的经历,让他接触到了更多人事物,更懂得责任和担当,也找回了初心与满满的正能量。
另外,他表示,自己所组建的义乌市佳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经加入速卖通官方代运营及实训营,提供代运营服务及一对一培训,希望通过自己的经验和力量帮助更多的卖家“品牌出海、货通天下”。
第2篇:90后小伙的创业故事
如果你对青少年时期的我说,将来我会成为一个互联网创业公司的ceo,还会获得*总理的亲切接见,我是断不会相信的。
摒弃陋习找寻梦想,创办“魔灯校园传媒”
我于1990年出生在广东省汕头市外砂镇。我的父母在镇上开着了一家经营羊毛生意的小作坊,家庭环境在当时算是比较富裕。小时候的我学习很好,但初中的我开始沉迷于网络世界,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网瘾少年,同时还沾染上了吸*、喝酒等恶习。父母一度对我很失望,即使如何打骂我,也都无济于事。
在我15岁即将中考那年,父亲的工厂由于发生了一次意外倒闭了,还欠下了巨债,父母似乎是一夜之间愁白了头发。但此时我依旧浑然不觉,沉迷在网络游戏里,学习很糟糕。
那年中考过后,我怯懦地拿着一纸印有280分的中考成绩单踌躇地走到母亲面前,低着头嗫嚅道:“妈,高中我没考上,反正我也不想念了。”妈妈听完很生气给了我一记**的耳光,妈妈痛哭中责问我:“高中不念了你这么小能做什么?难道去当盲流,你能不能挣口气,让我跟着你少点*心。”妈妈声声责骂,让我突然如同遭受了棒击了一样,我猛然清醒,对自己说:不能再堕落下去了,要奋发自强,改变命运,改变家庭。
痛定思痛,我决心背水一战。为了戒除网瘾,我的父亲把我转到了一个附近没有网吧的中学复读。我开始刻苦读书,在成功戒除网瘾之后,也如愿考上了汕头市华侨中学。2010年,我考入了广州市中医*大学的“中*资源与开发*”。
上了大学后,我便给自己定下了奋斗的目标:大学毕业考研、考博。由于家里经济拮据,开学的第一月,母亲只给了我800元,可是我半个月就花完了。一天,我踌躇再三,给妈妈打了电话:“我没钱了,再给我寄500元行吗?”可是妈妈显得很为难:“儿子,家里仅有一点钱都用于还债了,要不你和同学借点先应应急吧。”放下电话之后,我感觉羞愧极了!已经是20岁的人,应该能养活自己,不能再伸手向父母要钱了!于是我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做兼职,当保安、摆地摊,卖电子产品、做过电脑代理,甚至做过模特经纪人。
2012年5月一天,学校组织不少院系优秀的同学到某社区做服务义诊,我有幸加入到这个队伍,结果就在这次义诊中我认识了同年级中*营销系的女孩,甄蔼仪。那天,我和她各自谈起了有趣的兼职经历,但聊着聊着我们就有了一个共同创业的念头。曾经在社团工作的经历,让我不由得发现校园外的大企业都迫切地想打开高校市场却找不到有效渠道,这不就是最好的商机吗,于是我和甄蔼仪决心开始筹建校园推广团队,“魔灯校园传媒”应运而生。因为有着共同的事业心和对创业的梦想,不久后我和蔼仪就成为了一对恋人,也因此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拼搏动力。
团队的第一笔生意是帮一个视频网站刷注册量,于是我们开始招募“水*”。没想到好机遇紧跟着就来了。2012年7月的一天,我打听到*移动广东分公司9月将推出高校迎新推广校园卡的项目,于是我主动找到中移动公司经理,进行了一次难忘的面谈。可当时参与这一项目竞标的还有七个团队,当客户说他们需要80人以上的团队时,我当下就信心满满地拍胸脯说我们不止有80人,然后凭借团队精心准备的策划书和过去多个兼职实践经验,“魔灯校园传媒”就在这次竞标脱颖而出,一举拿下这一项目。
和*移动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但困难和风险同在,首先就是团队成员要超过80人,而且要涵盖广州多所高校,而当时我们团队只有6人。要想在短时间内招募到近百人的团队成员可不是件容易事,那段时间我疯狂的招兵买马,很快就组建了80人的创业团队。但是一旦考察不通过或者活动失败将面临着巨额违约金,创业就是风险与利益共存,我们别无退路,必须迎难而上。
而我们团队的共同努力终于获得了成功,共营收20多万元,这也是我创业的第一桶金。
不为企业做嫁衣,打造“兼职猫”应用软件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团队运营渐入轨道,月业绩突破20万元,服务企业超过了300家。但我很快也意识到,团队只是为企业做嫁衣,发展不会长久,因此必须开发自己的产品和平台,可是做什么好呢?某一天,一位同学分享的兼职经历给了我不小的启示。这个同学在一家中介公司找到了一份工作,可是等他交完了300元的中介费后,公司却人间蒸发了。我也由此想到了将创业目标瞄准自己最熟悉的“兼职”入手,目标市场是大学生。尽管市面上的兼职网站不少,但*软件app却并不多见,且真假难辨,容易受骗。我决心做一款最好的兼职软件。
2013年6月,我们的团队经过几个月的开发与研制,打造了第一款安卓手机系统的应用软件“兼职猫”。2013年8月,我成立了广州市九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刚成立就遇到了资金不足的情况,当时我们只在一间很小的办公室里办公,连人员开资上都很节省,大部分的钱都用于技术开发和市场推广,但是我们却不觉得苦,因为苦痛过后才是甘甜。为了解决前期资金问题,我们利用前身的魔灯团队来接洽企业业务,以养活现在的技术团队,接着又通过参加比赛,获取奖金,增加企业曝光度,同时让老师和风投来为公司进行指导。
凭借着不断的努力,不久后我们就拿下第一笔3万元的融资。虽然钱不多,但是却给公司带来了鼓励。2013年10月,“兼职猫”的第一个版本上线。为了使兼职信息准确无误,更有效保护用户的利益,我和团队成员绞尽脑汁。我们第一步是将网上可信度较高的兼职招聘信息全部网罗过来,再经过系统筛选,去掉一些虚假、无效的信息,再由工作人员浏览这些信息,对于一些真实*存疑的信息,会联系信息的提供者去核实。这样在机器与人工的双重把关下,保*平台上99%以上的信息都真实可靠。
另外,我们还在平台上开设互动功能,如果一条信息受到两个以上的用户投诉,那这条兼职信息就会自动下架,接受工作人员的二度核查。
另一个方面是,“兼职猫”会主动联系用户,根据用户的简历和兴趣给用户推送其可能感兴趣的兼职信息,呼唤用户潜在的需求。同时,“兼职猫”会存档用户的档案,便于用户再次投简历,节约了用户的时间。更重要的是,这使“兼职猫”积累的资源更多。
正因为“兼职猫”的方便快捷和信息准确,刚推出就受到许多用户尤其是大学生的热烈欢迎。
我曾经接收过广州某大学大二一名女生给“兼职猫”的来信说,她说很感谢我们,因为家庭经济拮据的她找兼职曾经被黑中j骗过后就对兼职产生了抗拒,当朋友向她推荐“兼职猫”时,她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在“兼职猫”上找了份图书销售兼职。没想到当结束兼职后,“兼职猫”的客服人员还特意打来了电话,询问她兼职*的发放情况和工作情况。这让她内心感到暖暖的,她说,“兼职猫”找兼职让我踏出了社会实践的第一步,我很幸运,“兼职猫”真是一款贴心的软件!看完这个女生的来信时,我的快乐真是难以言喻。
除了希望为大学生找放心的兼职,我们还希望大家可以做快乐的兼职。因此“兼职猫”推出了“穷游”的概念。在广东*学院余同学,暑假期间,他和姐姐通过“兼职猫”找到了一份“兼职旅行”,他们一起去了张家界和凤凰,然后在景区附近的旅馆内做兼职,招聘方不仅包吃包住,还让他们工作一天玩一天,就这样,他们省掉了住宿费和部分伙食费,在景区玩了三四天。这样惬意的兼职也是我们希望大家都能享受到的。
我们不仅要帮助c端用户,也要b端用户满意我们的服务。“兼职猫”特地开通“寒假工专场”,全力网罗了20000个靠谱岗位并筛选出了1100000名靠谱大学生,立志打破行业的信息壁垒,并推出“被骗赔付”,让天下没有难招的兼职。很多客户参加了寒假工专场之后都反馈很好,他们在短时间内招到大量高素质的兼职人员。
这也是我创办“兼职猫”的初衷,无论是用户还是客户,都能将双方最真实的需求连接起来,减少双方的成本。
不懈拼搏,让兼职猫成为国内最好的“求职神器”
我一直坚信“好梧桐树自然能引来金凤凰”。2014年4月,“第三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暨创业大赛”举行,来自*内地、*、美国硅谷的200支移动互联网创业团队展示他们的创业项目,我和小伙伴带着“兼职猫”,披荆斩棘终拿下第一名,成功获得百万级天使投资。
“兼职猫”终于得以大展拳脚,但我却并不满足于此,我一直在考虑对“兼职猫”进行改版,希望通过推送内容的多样化将“兼职猫”打造成一个以群体用户为中心的平台,而不仅仅是个人用户手中的工具。我很希望“兼职猫”能伴随用户一起成长,将来不仅为大学生找兼职,也为毕业生找工作。我认为,做产品最重要的还是要拿出足以让市场或者同行惊羡的技术和自主创新的经营模式。作为一个找兼职应用,“兼职猫”应该执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理念。
在传统的兼职领域,原本用户只能通过线下的中介机构求职,选择面非常狭窄而且信息极度不对称,而我们的兼职o2o平台是希望让用户能够增添更多的选择,让招聘方的信息和用户的评价都能得到客观的呈现,提升招聘效率。更重要的是,以前招聘方与求职方之间的中介成本得到释放,这也就达到了我们期待的结果,招聘方节省了成本,而求职者也能够获得更多的收入。
目前全国有近百家的企业逐渐投入到兼职o2o的大*当中,我个人相信很快兼职o2o领域将会发生一次大洗牌,而要在这场搏斗之中脱颖而出,首要的决胜因素就是率先把兼职o2o的闭环搭建起来,这也是我们的团队在2015下半年里的工作重点。
为了打造闭环,我们的团队作出了非常多的尝试,在成功推出了兼职猫的“我的钱包”和线上支付功能之后,兼职o2o的各个环节,从兼职推荐、社交、申请报名、兼职上岗、线上支付、日结算到工作体验评价等环节都能在我们的平台上完成了。在我们的平台上形成信息流、资金流和用户流,并最终形成一个了闭合循环的圆。
现在,“兼职猫”已经覆盖全国近百个城市,拥有500多万学生用户和15万企业用户。“兼职猫”每天的兼职岗位接近9万个,申请成功率在80%以上。“兼职猫”2016年的目标是覆盖更多的城市,并会在各个城市组建团队。现在,“兼职猫”在长沙和武汉都有了自己的团队,*的办公室也已经有了雏形。
我的下一个梦想是希望把“兼职猫”打造成国内最好、最大的兼职信息平台,为每一个找兼职的人提供一份兼职保险,真实、可靠这两个词将会成为兼职猫的标签。未来,我们将通过兼职来建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兼职有望成为*另一个主力劳动力和职业形态。
第3篇:90后小伙创业故事
在一间70多平米的空间里,几张颜*深沉、造型简洁的木质桌椅,配上温馨素雅的帷幔隔断;一墙的卡通图案中又夹杂着一副装裱工整的书法作品。没有主题,只是随心混搭,这就是90后*大祺在南坪协信星光时代写字楼19楼的一间楼中水吧。
“肥潮”小伙的混搭风想让客人更随意
当我初次来到*大祺的店时,是在一个午后。走进门,只见一个身材微胖,反戴一顶鸭舌帽,穿着嘻哈的小伙,正在吧台后全神贯注调制甜品。他就是老板*大祺,而另外几个都是他的小伙伴。
“他一直都有点喜欢打扮,看起‘肥潮肥潮’的。”朋友们的笑侃让*大祺瞬间有点不好意思。
谦虚之余,则是自信。“我没有学过装饰设计,但店里所有的后期装饰,基本都是我自己设计的。”*大祺最满意的,就是那一面充满了混搭元素的墙。
“来店里的客人都是朋友,我想把这里打造成他们的一个‘家’。所以我感觉随意点的设计能让客人感到更亲切。”因此,*大祺还专门在墙上装饰了一棵大树。“来店的朋友都可以在树枝上印个手印作纪念。”现在墙上已经密密麻麻印了五颜六*的手印。
最感谢一群死党策划活动宣传推广忙不停
*大祺的店是去年4月开业的。半年多来,光顾他最多的还是他的那些小伙伴。
“当时选店,就是朋友陪我去的。在南坪附近转了整整两天。”*大祺是土生土长的南坪人,所以身边的小伙们都建议他把店就开在南坪。
开业前,*大祺专门找了*师傅学习正宗的港式甜品好几个月。刚出师的他请来了一群死党小伙伴提前练手。小伙伴们每次品尝后,都会认真地给*大祺提意见。然后他再反复改进。“的确,我现在对甜度这些的把握更好了,而且更有卖相了。”前两天,*大祺推出了冬季热饮,他同样先请来小伙伴帮他把关。
小伙伴专门创建了一个微信的公众号,帮他宣传推广。而在之前的世界杯、万圣节等日子,小伙伴也会帮他一起策划活动,同时介绍更多朋友光顾他的水吧。
在艰难创业的初期,*大祺对自己这群给力的小伙伴,内心是相当感激。
有时一天也难见一个客人但在亲友支持下不轻言放弃
“之前没有想过会有恁个困难。”创业半年多以来,还迟迟不见回本,*大祺也渐渐体会到了其中的艰*。
*大祺说,当初他想创业开餐饮店,家人想让他进银行做个稳定的工作。他没有妥协,掏出了积攒多年的4万多压岁钱以示决心。最后,家人才逐渐转变了态度,给他补贴了资金,最终开起了这家楼中水吧。
为了节省开销,他没有选择临街商铺,店里的桌椅也都是自己从网上淘来的。
现在,他一个人经营着这家水吧,每天都是半夜才回家,有时坚守一天,望穿秋水也不见一个客人,但有了家人和朋友支持,他从来不抱怨,更不会轻言放弃。
“偶尔会遇到一些客人,让我感到很欣慰。”*大祺说,曾有一天,一个年轻妈妈带着女儿来店里,主动和他聊天,得知他的创业经历后,年轻妈妈一边让女儿向大哥哥学习,把压岁钱存起来实现梦想,一边还不停鼓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