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白手起家成为富人?

小发发 by:小发发 分类:创业故事 时间:2023/10/25 阅读:130 评论:0

想要脱贫入富,必须突破四道枷锁,它们分别是:父母、消费、同质化分层和习得性无助。


如何白手起家成为富人?

穷人最难突破的就是父母

父母是每个人的起点,也是绝大部分人的天花板。

中国最近几代人大部分都比父母混得强,因为父母被耽搁了,再往后几代,大家就能看出来我这句话的威力了。

美国、英国、德国那边的成熟型社会,这一点表现得非常明显,绝大部分孩子没法超过自己的父母。

我经常看到一些父母自己一事无成,教育起孩子来头头是道,但是孩子好像故意跟他们对着干,无论父母说什么,孩子就是不听。

这是一个值得让很多父母反思的现象:绝大部分父母都没有意识到,孩子是在模仿自己啊。

你是怎么做的他就会怎么做。

当然了,等他长大了,他也会这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并且也会头头是道,但是孩子依旧当作听不见,然后该干啥干啥。

也就是说,排除低概率基因变异的情况,孩子从父母那里继承了两套基因,一套是生理学意义上的基因,你孩子长得像你,跟你有着一样的瞳孔颜色和耳垂形状,这是生理基因。

另一套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基因,你孩子做事方式也很像你,思考方式也很像你

如果没有义务教育,你的孩子大概率就是你的翻版,这就叫社会基因。

义务教育改变了很多家庭的社会基因,毕竟能跟着牛顿学点基本常识,跟着鲁迅学能对社会和人性有所了解。

不再局限于所有知识都来自家长,但是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几乎是决定性的。

也就是说,富人会把自己的一些经验传承给孩子,穷人会把自己的很多方法和理念传授给下一代,尽管很多东西他自己也知道不对,但是不知不觉就传递下去了,这样的结果往往是父母啥样孩子也啥样,多么令人悲观和不安。

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从父母那里并不能学到多少有用的生存技能,因为父母辈的人也不大明白如何加强自己的生存技能,更不知道如何把生存技能传递给下一代,而且这种状态会一直通过「社会基因」向下遗传

这一点在农业时代特别明显,因为那时候读书是奢侈品,并不能像现在这样随随便便就能学习到知识,一般的家庭根本不去想读书学习的事,经验几乎都是从父母那里得来的。

只有类似曾国藩这种地主家庭,大儿子老老实实在家种地,剩下的孩子里选个脑子灵活的读书,这代人考个秀才,下代人就可以考个进士。

等到其中的一个出息了,就把家里其他兄弟也带出去,比如后来曾国藩发达了,就把自己的俩兄弟曾国华和曾国荃也带出来了,跟他一起在外边打仗立功。

后来曾国华阵亡在了三河镇,另一个弟弟曾国荃则混得风生水起。

古代整体遵循的就是一种「进化算法」,一步一步来,每代人中择优培育,如果一个人发达了,大家一起跟着发达。

现代社会跟古代相比,最大的突破之一就是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最早起源于德国,被认为是后来德国和美国迅速赶超英国的撒手锏。

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政府工作重点是煤矿和纺织,技术含量不高,英国当时把工人当牲口使,用死了一批就换一批,根本没人力资源一说。

德国最早开始普及义务教育。

电力时代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得有相关知识才行。英国那种「牲口教育」模式就落伍了,因为不识字的人没法操作电力设备。

其后,注重教育,全民素质高的德国和美国后来居上,这招后来又成了日本、中国等后发国家的撒手锏。

义务教育强行把孩子们送到学校,一方面可以搞爱国教育,美国那样的一个大熔炉国家,每天早上孩子们都要背诵誓词,就是大家熟知的「上帝之下,不可分割」,时间长了,国家意识就出来了。

义务教育的另一个优势就是打破「社会基因」。

父母知道的东西就那么点,孩子自然难以跟着父母学到知识。

学校有义务教育,孩子被送到学校强行灌输宇宙大爆炸、进化论、分子生物学之类。

在中国,义务教育这些年创造了不少奇迹,穷得掉渣的村里竟然能出几十个大学生,改变了命运,突破了父母的天花板,不得不说义务教育功德无量。

不过能够考上理想大学的毕竟是少数现象,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出现了一种情况,即各个层次的人会聚在一起。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优秀的人会聚在一起,这倒也不是他们故意排外,而是一种能从数学上证明的「同质化分层」机制。

这种现象跨越物种,跨越文明,任何地方都存在。

也就是说,假如你是个穷人,你离开了家庭,尽量不受家庭影响,但是你的社会阶层决定你周围的人普遍不是特别优秀的那种人,你从他们身上学不到太多的东西,你想变得厉害就得突破这个圈

消费的枷锁

在《富爸爸,穷爸爸》里,有句话对我影响特别深:穷人和富人都会买奢侈品,穷人往往用他们每个月的血汗钱购买,那是本应该用来投资或者留给他们的子女的财富。

富人则是用他们所产生的资本购买。

穷人购买了奢侈品后确实让他们看上去富有了,但他们随即进入了债务危机。

每月的工资用来偿还债务,并继续贷款,他们进入了恶性循环。

普通人把自己的工资花了,而一些有富人视野的人会把钱攒下来,买那种可以带来流水的东西。

能带来流水的东西叫资产,然后花资产带来的钱,因为那个收入算被动收入。

而且穷人消费和富人消费差距很大。之前德国的一个顶级房地产商有个言论特别有意思,他说财富积累到一定时候,钱是花不出去的。

你买辆豪车,车升值了;你买块手表,手表升值了;你买金子,金子升值了,你不能通过消费来消灭钱,这可能就是有钱人生活的枯燥之处吧。

但是这里有个问题,这类资产消费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难得很。

最基本的一点,这些年慢慢地大家都开始意识到如果买几套房子,然后坐着当包租公那该多舒服,道理大家都懂,可是怎么做到?

这个问题首先最难的就是需要大笔的启动资金。

如果慢慢攒钱的话,估计得攒到天荒地老才能攒出来房子的首付,因为赚的钱不够多。

对于大部分穷人来说,最难的事情就是钱不够花,怎么攒钱买资产?

分享到: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https://www.888cps.com/gushi/336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