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创业成功的故事及感悟3则

小发发 by:小发发 分类:创业故事 时间:2023/10/24 阅读:563 评论:0

大多数创业者并不是靠疯狂一搏的玩命而成功的,相反的他们的路走既稳健又平凡,创业之路也并没有那么突兀,仿佛一切都是顺势而为。以下是励志故事网的小编给大家精选的普通人创业成功的故事及感悟3则,一起来看看吧。


普通人创业成功的故事及感悟3则


故事一:

朋朋修脚的发家史

因为喜欢踢球,脚总被踩伤,不经意的去一个修脚店修脚,才了解到这个行业的不简单,朋朋修脚创始人高广东,就是一个80后憨厚的打工仔,最早从丹东来到大连,刚来什么都不会也很迷茫,无意间跟一个师傅学起修脚的活,刚开始也就是为了为生,因为为人朴实勤奋、很好学,手艺不错,找他修脚的人越来越多,当时根本没有做这一行的,客户的认同和需求让他逐渐萌生了开个修脚店的想法(这里的修脚不是单单剪一个指甲,包括很多,比如鸡眼、灰指甲、水泡、脚气、甲沟炎等等),客户越来越多,店越干越火,于是自然而然的从一家店开成两家店,十年时间逐渐光大连就开了80多家店,现在已经开始遍布东北,想一想一家店一年哪怕就赚5万,这总利润是多少。当然整个过程并不轻松,高广东真是把这一行给钻研进去了,会了解南方的一些修脚行业的方法和技巧,会去走访了解地方一些有名的治脚偏方并实验其效果,会去德国这样发达国家学习新的相关技术,真的把朋朋做的越来越好,越来越专业,随着人爱美和健康的意识越来越强,他的创业之路也越走越宽。

【感悟】成功是需要机遇的,但是首先需要的是准备和积淀,社会的浮躁越来越忽略这种踏踏实实一步步的成功。创业有时就像升级打怪一样,先小怪升级,再打大一点的,慢慢的发现自己可以挑战终极大BOSS了,回头一看自己竟然如此强大了。可是很多年轻人就想一步登天,直接省略掉那一点一滴的“升级”过程.....

故事二:

一个自媒体人辞职的故事

我有一个好哥们,在银行管理职能部门工作,本来他挺喜欢自己的工作,也挺安逸的,后来部门换了新领导,由于他性格比较内向,做人也比较直,和新领导很不对路子,就被调到了一个支行做销售岗,这让他非常的郁闷,到了支行本身销售工作就很抵触、支行的各种琐碎的活又很多,他又不会表达,干了很多活却经常吃哑巴亏,好多次说想辞职不干了,但是也只是说说,连身边几个好朋友都不信他能辞职了,就像总说狼来了。

后来呢他无意接触了**头条,上面有一个**问答,他平时挺喜欢琢磨问题和解答别人问题,那时赶上头条对答题者有流量扶持,一方面他的答题确实对人很有帮助,另一方面很有流量,点赞评论的人很多,让他非常有价值感和成就感,这种成就感远远的超过了在单位三点一线的工作,再后来这些优秀的问答者头条给他们开通了收益,回答的越好阅读的人越多越有回报,他的粉丝变的越来越多,答的题也越来越受欢迎,收入也越来越高,再后来慢慢的收入超过了本职工作的收入!最关键的是他从这里找到了热情和价值感,他热爱业余时间做的事,自媒体这块他也跟我反复说过未来很看好这一块,一想到兼职都做出来了,既然未来如此看好、现在的工作又变的越发无法忍受,索性辞职全职来做。这一切就是这么水到渠成的,自然而然的,这个时候的辞职也没显得那么突兀和荒唐。

【感悟】我这个哥们其实是一个特别现实、特别讨厌鸡汤的人,如果说我属于理想主义者,他就是纯现实主义者,但是依然不影响他创业,有些人可能会问:万一答题写文章没收益了怎么办?万一平台倒闭了怎么办?但是在本单位工作就没有单位倒闭、就没有被淘汰开除的风险吗?高速收费站的大姐不都下岗了吗?

故事三:

一个小地产商的奋斗史

这是来自一个客户的故事,60后的大哥,在80年代的时候他是一名司机,给公家开车,私下里用车偶尔帮邻居朋友拉一些东西赚点小钱,后来发现这小钱竟然都超过工资收入了!那时候老百姓收入确实低,市场经济才开始。后来慢慢就琢磨能不能自己养一辆车给大家拉货干?于是他开始问邻居亲戚挨个借钱,凑了2万块钱买了个老解放,那时万元户都很少,这两万借的很不容易。车买来了,但是他没有辞职,而是顾了个司机给他开车,他依然在自己单位干。后来发现跑长途收入很高,又是老司机,比人就挖他,于是辞了工作,去跑长途。再后来跑长途干的很不错,积累了一些人脉和客户,于是把原来的车卖了,自然而然的买了辆大车自己干,后来又贷了笔款,变成两辆大货。业务像滚雪球一样越干越大,最多的时候八辆车,除了跑长途,还帮助建筑工地拉水泥、沙子。90年代房地产开始慢慢兴起,因为总往建筑工地送材料,与采购端施工端都慢慢产生链接,逐渐对这个行业有了深入了解,房地产的整个链条慢慢摸清了,有了一定的人脉关系和机会后,朋友引路给分包了一些小项目干起来,再然后越做越大直到承接整个房地产项目。

【感悟】很多时候,很多成功创业者都是越干越有眉目,水到渠成,我们不能简单粗暴的理解为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这些成功者固然有气魄和胆识,但是他们也都在等待时机,真正的把门路摸清了,才去用他们的胆识去创业闯事业。

分享到:
非特殊说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地址:https://www.888cps.com/gushi/330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