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名人短故事(创业名人的励志故事)
创业名人的励志故事
励志故事如何上热门
一、要简单但是也不能太简单,就像郭靖学会降龙十八掌,要一步一步走下去。按照这个思路,可以写主人公考大学没有考好,之后考研、考博、考公务员怎样奋发努力,实际工作也出成绩,不是高分低能。
二、故事主人公已经面临绝境,比如淘宝大师的家庭已经破产,他独自一人从只有一百元到最后还清几千万的债务,这个故事是在番茄免费小说里面听到的。按照这个思路,可以围绕企业从几个方面去发挥,真实的事都有很多。
三、背后有高人来出谋划策,具体方法基本上是灵机一动,并不是很麻烦。流传最广的事就是田忌赛马。按照这个思路,再分几类,1、时间转换,去年没有成功,今年成功了。2、地点转换,在当地没有发展,去外地搞风生水起。3、人物转换,谈恋爱和这个人没有谈成功,和另一个人一见钟情,生活幸福。
创业名人的励志故事会
1.只要不认命,没有飞不上枝头赛凤凰的麻雀,哪怕最开始低贱到尘埃里。 -- 罗玉凤
2.很多的男人都做着同一个美梦,就是他们年轻时可以尽情的享受人生。不停的谈恋爱,而等到他们老的时候,不管他们年龄有多大。只要手里有钱,他们就能娶到年轻漂亮的女人。而作为女人,没有资格玩弄人生,只能尽力在年轻时把自己打发出去。 -- 罗玉凤
3.从天空落下的黄沙
与这个世界无关
与滚动的人群无关
清洁工在收拾一个
从树上掉下的橘子
无家可归的橘子
晨光中,一只刺猬招摇过市 -- 罗玉凤 《这是个优胜劣汰的世界》
4.比贫穷更可怕的是看不到希望! -- 罗玉凤
5."脸长得丑没关系,不要脸就行了" -- 罗玉凤
6.幸福其实很简单,就是跟罗玉凤结婚 -- 罗玉凤 《罗玉凤语录》
7.今夜我路过你的村庄了
长满麦子的村庄 密密的火焰 蔓延了三尺三丈
我不曾听着你的歌 不曾看见你的锋芒
我知道你的坟头面朝南方 我知道你的坟在乱葬岗上 -- 罗玉凤 《致海子》
8.一个人保持了正直与善良,尊严与勤奋,生活终有一天会改变....... -- 罗玉凤
9.石头裂开,鱼游出来 -- 罗玉凤
罗玉凤
网络红人
罗玉凤,女,1985年9月生,重庆市綦江区人,因一系列雷人言论在网络上走红,被人称为“凤姐”。
罗玉凤自称懂诗画、会弹琴,精通古汉语,自称“9岁起博览群书,20岁达到顶峰,智商前300年后300年无人能及”。主要研读经济类和《知音》、《故事会》等人文社科类书籍。
2010年,罗玉凤在网上表示“我到美国了”,并声称“出国就没有打算回去”;2011年12月,其却因散布危险言论而在美国遭人控告,或被美国遣返。2015年4月20日,凤姐在微博宣布融资1000万创业,并称“只要努力你就是老板!”。
社会心理学者韦志中教授认为,凤姐是典型的病态型自恋人格。一个自我认同有病态的人,可能是两个极端的表现:一种是过分贬低自己,一种是过分夸大自己。而凤姐属于第二种。
创业名人的励志故事300
湖南的罗嘉明出身于普通的农民家庭,他以前在法国学习造型,成为造型师 ,他放弃法国高薪,回家乡创业,办了一个食品厂,他经常穿着朴实的衣服直播带货 ,他把家乡的宝妈劳动力也带动起来了,让孩子也不成为留守儿童,所以他的短视频直播带货很励志 也对社会有所贡献。
创业名人的励志故事及启示
《李嘉诚的创业故事》
李嘉诚童年过着艰苦的生活。14岁那年(1940年),正逢中国战乱,他随父母走难,逃往香港,投靠家境富裕的舅父庄静庵,可惜不久父亲因病去世。身为长子的李嘉诚,为了养家糊口及不依赖别人,决定辍学,先在一家钟表公司打工,之后又到一塑胶厂当推销员。由于勤奋上进,业绩彪炳,只两年时间便被老板赏识,升为总经理,那时,他只有18岁。
1950年夏天,李嘉诚立志创业,向亲友借了5万港元,加上自己全部积蓄的7000元,在筲箕湾租了厂房,正式创办“长江塑胶厂”。
不过,李嘉诚预料塑胶花生意不会永远看好,他更相信物极必反。于是急流勇退,转投生产塑胶玩具。果然,两年后塑胶花产品严重滞销,而“长江”却已在国际玩具市场大显身手,年产出口额达1000万美元,为香港塑胶玩具出口业之冠。
1965年2月,香港发生了严重的银行信用危机,人心惶惶,投资者及市民纷纷抛售房产,离港远走。香港房地产价格暴跌,地产公司纷纷倒闭。1967年,香港更发生反英暴动,进一步使房地产市场陷于死寂。
不过,李嘉诚却看好香港工商业的前景,认为香港这个商机十足的殖民地,不会久乱。他反行其道,在人们贱价抛售房产的时候,却大量购入地皮和旧楼。不出3年,风暴平息,香港社会恢复正常,经济复苏,大批当年离港的商家纷纷回流,房产价格随即暴涨。李嘉诚趁机将廉价收购来的房产,高价抛售获利,并转购具有发展潜力的楼宇及地皮。70年代初,他已拥有楼宇面积共630万平方英尺。
70年代的香港,4大资本最雄厚的英资洋行怡和、太古、汇丰及和记,在许多大失业的生意中,威力只手遮天。李嘉诚决定运用长江实业雄厚资金,收购香港某些具有实力的上市公司,第一个目标便直指怡和集团的主要旗舰“九龙仓”。
1978年,李嘉诚又再以出其不意的战术,收购另一个老牌英资公司青洲英泥,成为该公司董事局主席。不过,最令李嘉诚难忘的胜利,是成功的控制了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
李嘉诚的长江实业,以6.93亿港元的资产,控制了价值超过50亿港元的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实为“小蛇吞大象”的奇迹;而李嘉诚更因此成为入主英资财团的首位华人。
80年代以后,李嘉诚的版图再进行一系列的扩张。除了房地产外,还经营航运服务、电力供应、货柜码头以及零售等,形成一个坚不可摧,在香港举足轻重的大型综合性财团。
名人创业励志故事和成功案例
马云、马化腾都是白手起家在朋友帮助下成功